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澳洲新能源汽车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澳洲新能源汽车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欧洲苦盼远水救近火,但是能源大国澳大利亚为何“不救”?
谁说澳大利亚不想救?可是本该欧洲出的钱落实了吗?
作为一种气态产品,天然气运输非常不易,唯有管道运输才能真正实现低成本运输。一旦因故不能实现管道运输,就需要先加压、冷冻成液态,再使用特制的运输船进行运输,最后再在港口将其恢复为气态。整个过程听着就知道要求不低,花费的钱绝对不少。
气态产品储存不易,所以都是用多少、***多少。一旦出现欧洲这么个大客户,就需要在天然气***集、运输、储存、分配各个环节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。一旦俄欧和解,这些投入的资金就都打了水漂,谁干?不得欧洲全额承担吗?可是欧洲还有钱吗?
即便欧洲出钱将全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,且不说以西方的效率何时能够建成不好说,建成后的运营费用比之从俄罗斯管道运输不知道高了多少。本来欧洲的产品就因为燃料费用高企而日益失去竞争力,如今再继续推高费用,欧洲产品还指望卖给谁?
所以说不是澳大利亚不救、不想救,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而且很可能吃力不讨好,那就只好祈祷欧洲自求多福了
这其实是个非常简单的数学题。
以天然气为例。目前欧洲天然气价格是去年同期的11-12倍,其他能源大国不增产,那么他们卖一单位天然气给欧洲收入是去年同期的11-12倍。
如果其他能源大国增产12%,填补俄罗斯留下的天然气缺口,那么天然气价格必将回落到去年同期价格。
也就是说不增产,在欧洲的收入是去年同期的1100%-1200%;增产12%,在欧洲的收入仅是去年112%。
不是不救,这中间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
1.澳大利亚的天然气出口全部是液态天然气,使用LNG船来运输的。全球的LNG运输船就那么多,要跑全球的路线,船不够多
2.欧洲目前大部分的接收气站是管道接收的,很少有接收LNG液化天然气的设施,出口过去没地方卸货
3.天然气属于大宗商品,一般情况下客户都是签的长期合同,没有多余的天然气出口,但是要投资新的设备来开***的话,要加大投资,可是投资加上来后,万一过几年后欧洲不卖了的话,那投资就白费了,且会导致澳大利亚天然气过剩,显然澳大利亚也不肯去新加投资为欧洲供气,就像前段时间,石油价格高涨,美国总统天天嚷着要求美国的石油商和欧佩克增加石油开***是一个道理
4.更深层的原因,大家都知道美国为什么拼命的支持乌克兰打仗吗?就是要一石三鸟,第一打击俄罗斯,第二打压控制欧洲,让欧洲永远跟着美国,第三打压欧元,消灭美元最大的竞争对手,同时让美元回流到美国,从而收割欧洲的财富,所以没有美国的点头,澳大利亚也不敢去救,当然美国是不可能点头的
澳大利亚救不了欧洲。
首先,是成本问题。从世界地图上就能看到,澳大利亚与欧洲隔得很远,而且是隔着海。俄罗斯却和欧洲各个国家同处大陆上,运输非常方便,只需搭建几条管道就能运过去。两相比较,无疑从俄罗斯进口成本低很多。事实上,欧洲也是这么做的,比如北溪管线。
其次,是澳大利亚出口对象主要是亚洲各国,因为原来欧洲各国主要从俄罗斯进口。这是签订了长期合约的,不是说改就改。而且最近澳大利亚国内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气荒的可能,所以开始限制出口了。所以,澳大利亚也没有余粮卖给欧洲了。
最后,美国也不希望澳大利亚支援欧洲。美国希望的,是俄罗斯与欧洲长期对峙,互相拖垮,现在这种局面才是美国愿意看到的。作为美国小弟的澳大利亚,当然不可能违背美国意愿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澳洲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澳洲新能源汽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